现在中国大陆的电视剧市场正在处在蓬勃发展的上升期。截止至2016年底,中国电视剧市场规模达882亿 日均生产电视剧59集(数据来源:人民网)。但是在如此之大的体量下,优秀作品的占比却一直很低。中国在现今这个不重视版权的社会中,很难有被市场推出的“正常”剧作家。这里的“正常”剧作家,是非小众或者官方背景的剧作家。为什么要强调这一点,可以先从近年来比较火的几部作品来说一说。
首先,《琅琊榜》和《三生三世十里桃花》都是出于耽美作品。虽然搬上电视荧屏的版本并非耽美故事,但这些剧本之所以能成书,不得不归功于看耽美小说的小众群体对作者精神上的鼓励与经济上的帮助。
第二,再来说说《人民的名义》,虽然我个人认为由于剧情需要,最后处理祁同伟与丁义珍的死亡有些过于仓促简单。但总体上还是近年来不错的作品。众所周知,政治类的剧作家多多少少都有些官方背景。这里的“官方背景”不是指作家一定出自于官方,也指有官方资助或者政策扶植。
第三 ,《河神》。不得不说在我看来《河神》的前半部分是我近些年来见过最吸引我的电视剧,没有之一。故事非常紧凑,情节引人入胜。唯独比较可惜的是可能由于之前的故事过于精彩,最后结局让人有一种草草收场的仓促感。原著作者天下霸唱在《河神》之前就凭借着《鬼吹灯》系列声名大噪,可以说是实力派作家。本次《河神》更是潜心收集民间故事并加以整理润色,再加上电视剧制作团队的努力。最终得到了一部近年来很不错的作品。
选择以上这些作品,不仅仅是它们在各自的观众群中都有不错的口碑,同时它们也能在一定程度上代表该类型作品中的较高水平。其实不难看出,好的作品中作家或者剧作家的个人因素是十分重要的。经常在各大论坛与微博上看到有人唏嘘:“中国没有好的剧作家”,“中国剧作家青黄不接”。剧作家在成为剧作家之前首先是个人,需要最起码的生计。除了个别用业余时间写作仍然可以成为优秀的作家的天才外,大多数人是需要作品的为自己提供或精神或经济上的满足。而中国现在缺乏对纸媒版权的保护,这使得很多人辛辛苦苦熬出了一部作品,却为他人做了嫁衣。久而久之,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导致优秀的作家越来越少,受众也越来越小众。
也有人将现在文学界的万马齐喑归咎于纸媒的没落。但其实没落的仅仅是不懂得跟随时代变化的纸媒。一个纸媒没落的返例就是众所周知的《纽约时报》。过去五年来,每年都有超过150万人订阅《纽约时报》数字版。而《纽约时报》2020年的目标,是通过卖数字版,赚8亿美金,如果达到了这个目标,哪怕《纽约时报》真的不再印纸质版,也足够支撑整体的运营(数据来源:《连线》2017三月刊 《Wired》2017 Mar)。还有一个很好的反例就是手机应用“喜马拉雅”,没时间或者不愿意阅读文字的人可以通过由别人阅读的方式了解纸媒的内容。
事实证明,生活节奏的变快并没有削弱大众对优秀内容作品的需求。现在好的作品的缺失的主要原因是国内版权保护的缺失,导致很多有才华的作者缺乏创作热情。但是内容作品也不是完全没有出路,罗振宇的手机应用“得到”,也许会成为一个重新振兴内容作品的契机。在“得到”上,内容作者可以从自己的作品上收到相应的订阅报酬,我相信这会促使很多人回到内容创作中来,也许10年或20年后,我们国家的内容市场会是另一番天地。
后记,写这篇文章的初衷是两件事:第一件是之前看了英剧《名姝》(Harlot) 顿感国产剧的叙事能力与英美剧的巨大差距。第二件是我在"得到"上读到的“显微镜下看大明”这篇文章。文章的内容自是很好不必再说,最令我欣赏的是推荐序中的内容,作者马伯庸把罗辑思维给他的十万人民币稿费赠给了文章所引用的四篇论文作者。这让我看到了内容作者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