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 - 少见多怪 快一步思考,慢一步评价

前两天跟妻子聊天,妻子跟我说之前看微博消息说好像西北发现距今900年的古墓,据说是贞观年间的。我掐指一算,不对啊,900年前,怎么也是公元1100年以后啊,这不都宋朝了吗,怎么还用的唐朝年号。这时我发挥了我强大的推理(瞎编)能力,对"900年前"进行了煞有介事的分析:应该不是900年前,小编应该是想写公元900年。为什么是900年呢,可能是新闻原稿上是公元600年,他给抄反了。唐贞观年号正好是公元600多年时使用的。我将我自我感觉良好的解答告诉了妻子,等待妻子投来钦佩的目光。妻子只用了几个字就将我的脸打肿了:“好像西夏也用过贞观年号”。

无比尴尬。

事后,我查了下维基百科得到了下面这则信息:

贞观年
(图片截取自:维基百科词条贞观 (西夏))

尴尬之余,我发现我可能觉察到了一个普遍存在的现象:人们习惯于立刻评价认为自己很了解的事情

事实上,当时我本可以先上网搜一搜,900年前的宋代以及周围的国家都有哪些年号,而不是直接根据自己很自信的历史知识直接脑补出了前因后果。这桩打脸惨案本是可以避免的。

我们的祖先智人强于同时代的尼安德特人的主要一点就是想象不存在东西的能力,也就是说我们的祖先把脑补的能力嵌入了基因中留给了我们,形成了我们大脑中强大的“海马体”使我们在遇到我们本不了解的事情的时候能很快用自己已有的知识进行迁移认知并给出判断。这本来是件好事,但看看微博,多少“反转,反转再反转”的事件之所以发生,就是因为人们习惯进行应激性的判断,并立刻给出评论。而这样的判断依据往往是不充分的,而且自己用来做判断的知识也是不全面的。

马特•里得利在他的经济学著作《理性乐观派》(The Rational Optimist)中有这样一段话:

在早期古代,中国没人会吹玻璃,欧洲没人会缫丝。好看的绸缎竟然是用毛毛虫的茧织出来的——欧洲人或许会嘲笑这荒唐的传说;透明的玻璃居然是沙子做出来的——中国人恐怕会为这滑稽的故事捧腹大笑。

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少见多怪”。“少见多怪”这个词含的贬义多一些。如果我们去除其中的贬义,仅把它当一个中性词来看,纯粹描述一个状态,会发现这是一个特别的简练贴切的词。在这个知识爆炸的时代,每一个人都是潜在的“少见多怪”患者。幸运的是,只要我们愿意,这庞大的网络就是最好的百科全书。为了避免“少见多怪”,遇到事情的时候,不妨快一步思考,慢一步评价。

2017年10月15日


以上观点及内容由steemit作者 @breathewind 原创发布。转载请注明出处。

如果您对我的内容感兴趣,不妨试试这些文章:
随笔 - 存量的副产品 让人走不开的枷锁
随笔:对cn社区的感谢以及对steemit的一点感想:其实 steemit 是款网络游戏
随笔 - 80后?90后?00后?标签与思维怠惰

谢谢阅读 , Thanks for reading !
Please feel free to upvote, comment and follow me @breathewind


H2
H3
H4
3 columns
2 columns
1 column
6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