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刘禹锡《陋室铭》
何为“情结”
写此文时,脑海里首先浮现的就是“情结”二字。为了更准确地表达我的想法,也为了使大家的阅读更顺畅,我特意搜寻了“情结”的定义。汉语词典中将它解释为:心中的感情纠葛;深藏心底的感情。我的想法应当更接近后者。也许,我对刘禹锡的《陋室铭》就有那么一种不可名状的深藏心底的感情吧。
初见
除却学生时代的学习经历,我与《陋室铭》的第一次相遇应当是参加第一次教师面试的那一天。
那是在七月暑假里,和所有记忆中的夏天一样炎热,我身穿一件灰色针织连衣裙,脚踩黑色匡威布鞋,趁着清晨暑气未起,就急急地来到面试学校会议室。那天我得到的面试课题就是刘禹锡的《陋室铭》,被印在一张薄薄的A4纸上。那是我第一次从教师的角度细细揣摩这篇铭文。但是时间很有限,大概一个多小时后,我就带着我的讲义和课件去给一群陌生的八年级孩子上人生中第一堂正儿八经的语文课。重点是教室最后一排的塑料凳上还坐满了给我评分的老教师,个个面色凝重,许是因为酷热的暑假里还要被叫来加班心里不痛快吧。庆幸的是那天发挥得还不错,孩子们也还算配合,起码没让我尴尬无助。那堂课最深的印象是这篇铭文读来朗朗上口,韵味十足,果真是好文。
于是,在那个热腾腾的七月,我与《陋室铭》第一次结缘。
再重逢
近日,我又给学生讲《陋室铭》,这回是初夏,但甬城的夏天热得有些猝不及防。同样的文字,但倾听的学生已换了模样。时常觉得教师这一职业很奇妙,同样的文章在时光流转间重复循环上演,但讲台底下的孩子却一批又一批地更换,有的目光茫然,有的灵气十足,心里总有种难言的情绪。
这一次更换了新的教材,《陋室铭》这篇课文被安排在了七年级下册的语文课本里。这次的教学令我最惊喜的不只是对文章解读的逐步加深,也不是学生的出彩表现,而是文末附上的一幅黄底黑字的书法作品——由元代书法家赵孟頫创作的行楷《陋室铭》。我细细地在心里读帖,用目光书写一笔一划,观察章法布局。心里暗暗赞叹,这样的图文相配,太妙了,远胜于老师繁复的解读。
毫无疑问,回到家中我便开始临帖。
这是我与《陋室铭》的再相逢,不同于初见时的沉醉于声韵,这次的遇见多了一种文字书写之美的享受。
陋室不陋
回到作品本身,刘禹锡的《陋室铭》除了作为铭文惯有的音韵和谐之美外,令后世久久流传的应当是文字背后的精神底色。“斯是陋室,惟吾德馨”,即便是简陋的居室,但因住屋的人品德高尚,也就不觉得简陋了。有人可能会觉得这是古时文人一贯的自视清高,但能有这般清贫乐道品质的却也并不多。比照现如今,浮华与浮躁充斥耳目,在这样的环境里,多少人沉沦,多少人混沌,又还有几人能坚守在陋室里不变初心呢?
陋室不陋,与君共勉。
另:打个广告,以下是我近期的作品,有兴趣的小伙伴可以去看一下哦!
笔墨有情 也谈“人生三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