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依从古人的习惯,当下应属“仲夏”,俗称“盛夏”。
难怪,这些日子,热气蒸烤大地,气温直逼四字头。随处可见的高温橙色预警,看得人心神不定,望日怯步。走在街上,如同一只脱水的海绵,软塌塌,口干舌燥,只有寻一处阴凉,才能幸而“保湿”。
午后,我和先生抱怨天热。
我:“煎”考两场,我已经是一只盐水甜甜圈了。
先生:我浑身汗臭。
我:那你就是卤水鸭。
这样的日子,好想泡在海水里。
想来,已经好久没回东海之滨的舟山小城了,也好久没有在海口的夜色里闲荡,听长长的汽笛声,闻咸咸的海风了。
【波光粼粼】
犹记得那是八年前的夏天,我背上双肩包,父亲推着我的红色硕大行李箱,拎着大包小包,送我去念大学。
那是2010年,温州至宁波的动车刚开通不久,舟山跨海大桥也刚开通,一切仿佛都刚刚好。
父亲先带我去坐动车,几个钟头后,到达宁波。他让我站在角落守着行李,自己挤在热乎乎的人群里排队买汽车票。望着他的背影,我第一次觉得父亲竟有些苍老。
然后,又是拖着大包小包上车。
大巴车在高架上弯弯折折几个来回,便驶出了甬城,奔驰在跨海大桥上。
我坐在窗边,期待着看见海的模样。
碧蓝的海水澄澈清透,海风吹荡起浪波,起起伏伏,摇摇荡荡,满眼充斥着辽阔广远。
这是我想象中的海。
透过大巴车厚实透亮的玻璃窗,向外望,我终于看到了海的真实模样。
黄浊的海水一下一下地顺风翻腾,一层一层越推越远,直至消失在天边。我的视线也随之向远处扩大飘远,竟怎么也找不见海平线,这就是海天相接吧。真是奇妙。唯一遗憾的是海水的颜色,不蓝却黄。后来得知内海都是这般模样。
那日,阳光甚好,灼灼的夏阳大把大把地泄下来,落在海面上,落在波纹上,竟泛起金属的光泽,一片片的明晃晃的,在跳动,很是亮眼。这不就是所谓的“波光粼粼”吗?
第一次觉得,书本里的词汇在生活里寻见影子,是那么惊喜,又那么美妙。
这是我初见大海的印象。
【海碧·天蓝·星满天】
大学四年我都在舟山岛上度过,和中国大部分的大学一样,处在荒僻的郊外,不能很好地感受当地的特色。当初好些同学羡慕我能枕着沙滩吃海鲜,可惜前三年我什么也没享受到。
直到大四那年,我遇到了我家王先生,从此爱上了大海。
王先生的故乡在东极,就是相传韩寒拍摄电影《后会无期》取景的小岛。
东极,顾名思义,就是中国最东边的岛屿。光这地理位置,就让人觉得神秘而心向往之。
第一次去东极是在暮春时节,不是旅游旺季,心情反倒舒畅。
出发的那天,我们坐了整整两个半钟头的客运轮船。船只很大,能载下百来人,但在浩渺的大海里航行,却瞬间失了威风,任凭海浪拍打起伏。像我这种平衡能力极差的乘客,若是在船舱里行走,随时有失了重心任意往前冲的危险。那次我就险先投入他人怀抱。于是我只能乖乖地攀着扶手,向船舱外走去。站在窄窄的甲板上,海风巨大,海浪巨大,风声巨大。只有我很小很小。
东极岛令我留恋的有三样:水色、天空、星星。
这里的海水才是我梦里的模样,才有我想象中的色泽。近处的海碧蓝碧蓝的,浓稠适度,有时蓝里还透着点绿,难道是海草的颜色?越远水色越淡,可绝不会掺杂一星半点的浊黄色,仿佛永远是透亮的。
若是站在海边礁石上看日落,竟有种忧郁的温暖。
这里的天空也很美。即便是多雨的暮春,也总能寻见机会大放日光。
这里的云朵仿佛也沾染了海的豪气,总能没有边界地蔓延、扩张、晕染,再配上天蓝的底色,也成了百看不厌的美景。
最让我惦念的一定是东极的星空。
岛上的日子闲适而缓慢,每每吃过晚饭,天色都还是亮的,于是我们就踩着人字拖,一路踢踏踢踏顺着石阶上上下下,散步去海口。到了海口,我们就迎风坐一会儿,等着天色慢慢变黑。直等到远处的海平面越来越模糊,天也就完全黑下来了。此时就要爬上石阶的顶端,然后骤然抬头,定能望见闪闪烁烁的一整个密密的星空。一颗灭了,一颗又亮,满眼的星光让我忘却了眼前的时光和身后的岁月。
【东海沙】
我的公公给自己取的微信名,叫“东海沙”。细想,竟那么贴切。
每一个生活在东海边的渔人,都是海边的一粒沙吧。在浩荡的大海面前,什么会不显渺小呢?
东海边的男男女女,就是东海边的沙,吹着海风长大,踏着海浪变老。
男人们常常出海,驾着船只向更深更远的远方驶去,顶着日头迎着风,晒啊吹啊,肤色黝黑,目光澄澈。
女人们守着海边的家,常常坐在礁石边,为男人结更大更坚实的网。她们也精心烹制每一餐佳肴,细腻地保留每一份鲜味,盼着男人平安归来。
一颗沙粒很小,低到尘埃里。一片沙滩却很强固,坚守千年。
我的心里住着一片海,有云,有风,有星,有沙。
消失了近大半个月,其实文章很早就写好了,但是为了取景,从宁波到舟山往返了数次。真的挺喜欢海边的风景,特别是夏天。吃完晚饭,在海边聊聊天散散步,甚是安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