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径通幽处”的两种解读 | “三个一”活动|月旦评

一诗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都寂,但余钟磬音。
——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一画


WechatIMG3.jpeg


一心声

常建的这首《题破山寺后禅院》本是一首题壁诗,即专为破山寺写作并题写在寺庙墙壁上的诗文。因此,整首诗充满了禅意。

清晨,诗人来到这座古寺,同他一起到来的还有天边刚升起的朝阳,日光照在苍劲高大的林子上,整座寺庙都仿佛笼罩着一层圣洁的金色光芒。走在蜿蜒曲折的石板路上,两侧翠竹掩映,兜兜转转间竟寻见寺庙的后禅院,那里花木交错葱茏,幽静而迷人。环顾四周,山光明媚,飞鸟欢愉,潭水清澈,洗净心灵。在那样一个时空画面里,所有的事物都仿佛沉寂静默下来,只有钟磬之音一声接一声,四处回响,余音袅袅。

最令我惊叹的还属颔联那句“曲径通幽处”,抛开禅意漫读,竟有了两种意味。

讲两个身边朋友的故事吧。

H老师是我曾经的同事,她的经历我是从“八卦姐妹团”那儿听来的。她们说,H老师本是古城西安人,70后,天资聪颖,在外读了大学,然后回到老家的小县城结婚生子工作。然而,她的婚姻生活并不幸福,相亲结识的丈夫不是文化人,日子久了她觉得两人几乎没有了共同语言。她很苦闷。一日,她终于做出了决定,离婚,放下家中的女儿,只身一人来到南方。刚巧,一所新学校招聘教师,她去了。她每天除了学校里的两个班数学课务,还兼做班主任,除此之外,每日、每个周末都做家教补习老师。坐在匆忙的城市巴士里,她常常累得睡着。她每日忙忙碌碌不停歇。终于有了积蓄,更遇见了情投意合的现任先生,还有了一个健康阳光的小男孩。日子终于在疼痛忙碌艰苦里“曲径通幽处”了。

另一个故事关于我的一个朋友。她生性活泼,嘴皮子尤其厉害。英语师范毕业后,她就参加编制教师招聘考试。许是天不随人愿吧,那时英语专业全国泛滥,英语师范也是重灾区。而不幸的是英语教师招聘的人数却特别特别的少,大概是几百人竞争十个岗位这样的状况。意料之内,她没考上,于是进入一所规模很小的民办学校教书,但每一年的教师考试她都参加,却是屡战屡败。直到今日,三十出头的她还是边工作边尝试考试。有人会觉得她这样是不是心很累啊,可事实上,她每个寒暑假都给自己安排满满的旅游行程,每日研究美食、音乐,他有自己很欣赏很忠实的idol,她每天给身边的人传递爽朗的笑声,她也臭美却懒惰讨厌减肥。这样的她难道不是时时快乐的吗?这是不是另一种“曲径通幽处”?

我想,“曲径”可长可短,“幽处”也有浓有淡,不一样的人生境遇就有不同的解读。

H2
H3
H4
3 columns
2 columns
1 column
15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