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字漫谈|三个一|月旦评

本来想写一系列追踪“三个一”关键字的文章,主要是关于汉字“字音、字形、字义”流变,以及相关的社会风俗、古代思想之类。没想到马上@TVB姐就给我出难题!“久”的意义相对稳定,两千年来没有什么变化,实在没多少可说的。幸好“解铃还须系铃人”,@TVB姐又说带有“久”字的诗词蛮多的,催我多写。虽然诗词讲的太多,想开哲学、社会学,但我还是新人,两次参加“三个一”都有幸运奖!(用数量堆……)还是挺好玩的~就姑且再写一篇啦。


“久”字在诗词和现代汉语里都大体是“时间长”的意思,但最早并非如此。古人没有用字规范,所以经常有字不会写,也可能是字还没发明出来。最早“久”和“灸”就是同一个字,《积微居小学述林·释久》曰:“古人治病,燃艾灼体谓之灸”。比如《睡虎地秦墓竹简》有:“其腹有久故瘢二所”。意思是他腹部有灸疗遗留疤痕两处。

作为“灸”的“久”字是如何产生了“时间长”的含义呢?现在一般有两种说法,其一是直解,由于灸疗时间比较长,所以慢慢变成了“久”的意思。其二是《说文解字》从字形来解:“以后灸之,象人两胫后有距也”,是从身后进行灸疗,表示有距离;再从这个空间的距离,引申到时间的距离。两种解释都可成立,都表明了“久”和“灸”字的关系。实际上,后来发明了“灸”字,也就不再有人混用了。

另一方面,在先秦典籍中,“久”偶尔也引申做动词。《左传》云:“寡君以为盟主之故,是以久子”,这里的“久”是“长留、久待”。这种用法在秦汉以后也几乎不见了。

因此两千多年来,久字基本是形容词、副词,表示状态、动作的持续时间很长。


时间最长的,自然是宇宙了。可是古人不太有宇宙的概念——其实是很难设想“没有人”的情况。在神话中,很少有天地自生自灭的,总是需要某种“意志”的介入,世界才成其为世界。这是人类早期自我意识的结果,它导致了古代神话与历史混同。在中国,便衍生出了历史之悠“久”和人的寿命长“久”。前者如“汤禹久远兮,邈而不可慕”;后者如“受寿永多,夫何久长”。

当然,“久”最普通的用法还是简单地说某段时间很长,又或者用“不久”来表示时间短。“久”字出现最多的诗当属《孔雀东南飞》,一共出现六次。用法颇多趣味。

焦仲卿说:“儿已薄禄相,幸复得此妇。结发同枕席,黄泉共为友。共事三二年,始尔未为久”。焦母却说:“此妇无礼节,举动自专由。吾意久怀忿,汝岂得自由。”儿子喜欢媳妇,觉得共事三两年太短啦,满心想要白头偕老;母亲不喜儿媳,早就不忿,磨人几年还嫌不够?太长了!

最负盛名的句子,则来自于一诗一词。

诗是《长恨歌》:“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词是《鹊桥仙》:“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咦?怎么都是情诗。是呀,感情中时间是最磨人、最无奈,又最想要得到的东西。当两个人在一起的时候,时光飞逝难挽留;一旦别离,却是一日三秋。正是那痛苦深沉辽阔,而欢娱不过朝夕之间。

所有这些文艺作品都是这样产生的,都是苦海之上宝贵的然而又是瞬息即逝的幸福之花。——黑塞《荒原狼》


PS:

文言中出现“恨”字多半不是“仇恨”的意思,是“遗憾”。

H2
H3
H4
3 columns
2 columns
1 column
16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