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独、真实与永恒 | 月旦评

mmexport1517495978750_mh1517569895226.jpg

01
此刻,2018年2月2日14:43分。
提笔之际,我不知道自己能否完整写下这篇文章,如果你在你所属的时间里打开并阅读了它,那说明我至少断断续续且艰辛地,把我想表达的东西用文字记录了下来。

02
昨天一大早,赶往香港苏富比艺术空间,因为伦敦苏富比2月28日举行的[印象派及现代艺术晚拍]精选拍品正在这里预展,为期三天。

20180201_121428.jpg

初衷本是为了前往膜拜领衔拍品——
毕加索的《戴贝雷帽、穿格子裙的女子(玛莉•德蕾莎•沃特)》。

然而,我却被一盏吊灯给深深吸引了,直到现在,脑海里反反复复都是关于它。
并且……越深入探究,越费神,以为自己想到了些什么,但一具体思考,就联想到一些终极的东西……如此反复。
仿佛在狭长的、迷宫般的小胡同里乱窜,很耗神。

好在昨晚冥思苦想之际,某个笑话强行弹出屏幕,把我从死胡同里揪了出来,思路被打断,正好从熬夜模式里解脱,放下执念,很快就睡着了。

次日醒来,无意识地,思维又继续在这盏灯上运转。
那种感觉,就像在梦中梦到自己做梦一样——
你明明有着对现实和梦境的概念,但实际上你却又不理解这个概念并且在不断的循环中挣扎。

为灯而引发思考的这种行为本身,或许就是灯所延伸出来的一种力量。
这种力量,来自于艺术与现实的结合,也是一种表面与深处的结合。

03
“真实隐藏在深处,美妙但充满危险,
他们必须紧紧抓住事物的表面;
可他们越对表面用力,
真相的深度就越大……
因此
对话形成了一个永恒的运动
永不停止”

噢,那是一盏什么样的灯呢?

mmexport1517484166953_mh1517569922199.jpg

它的名字叫《女子、男子及小鸟吊灯》。
作者是阿尔伯托·贾柯梅蒂,约1949年构思,1952年青铜铸造,在此次拍卖中苏富比给出的估价是:600- 800万英镑。

mmexport1517484196325_mh1517569933762.jpg

04
这盏灯的造型简约质朴,糅合了视觉艺术、装饰与戏剧元素。

一个女人、一个男人以及一只小鸟。
女人站在类似牢笼又或者是城堡里往外眺望,也许嘴里还在歌唱;
男人以别扭的姿势行走着,让人感觉有点拘谨和压力,但却不得不往前;
在他们的背后,有一只奋力展翅却无法飞起来的小鸟。

mmexport1517484213776_mh1517569939495.jpg

20180201_115326.jpg

纤瘦、孤独、脆弱、力量——
这是我驻足于它面前的感受。

阿尔伯托·贾柯梅蒂的这盏吊灯就像一个歌剧舞台,人物既非形单影只,亦非共聚一堂。

20180201_115231.jpg

三个角色仿佛渴望着什么东西可以消除自己内心的“异化”,却又相互异化着自己和他人。
若即若离,永恒地循环着这种关系。

它交织了孑然孤立、无法交流、男女之间关系陌生等不同主题。

20180201_115254.jpg

05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如果我们想要进一步读懂它,就要暂时跳出作品本身,去了解造物者是怎么样的一个人,以及当时他所处的时代都发生了什么事情,有什么思潮活动。

mmexport1517495830006_mh1517569903632.jpg

贾科梅蒂(Alberto Giacometti,1901~1966),瑞士雕塑大师,画家。
早年画过素描和油画,成就最大的是雕刻。

作品反映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 普遍存在于人们心理上的恐惧与孤独。

06
由于手中关于他的资料很少,网络上对他的描述也是一笔带过,所以我花了较多时间去搜索他的经典作品,并且从中分析出他创作生涯中的时期变化。

这个非常重要,因为作品的变化能反映出他的思想变化。

mmexport1517495814349_mh1517569913809.jpg

具体的数据就不展示了,大致总结得出——
在1934年之前,阿尔伯托·贾柯梅蒂是一位超现实主义者。

那时的他喜欢创造漂亮的物体,特点是“光滑、完美、准确”。
为了达到完美,他花了大量的时间,而且创作出来以后,他感觉自己需要展示它们。

可是当这种“追求完美”达到了某种意义上的顶峰,他开始害怕了。

他跑去问另一个雕塑家前辈——让·阿尔普(Jean Arp,1887~1966年):“我达到了这种完美了,我应该把它们制作成各种各样的物件吗?”

Screenshot_20180202-192301.jpg

原谅我没有找到相对应的回答,但资料显示:

1931年,是Jean Arp从超现实到抽象画的过渡期。

而在1933年,阿尔伯托·贾柯梅蒂跑到他的“超现实主义”小伙伴大本营里,宣称要“重新研究自然”。

小伙伴们惊呆了,他们将阿尔伯托·贾柯梅蒂创作理念的改变视为一种背弃,并召开了一个会议,指责他对超现实主张的不忠。
阿尔伯托·贾柯梅蒂夺门而去,从此离开了布鲁东所属的超现实团体。

我觉得这个理念改变跟Jean Arp多少是有关系的。

07
在这里大致介绍一下上文提及的“超现实主义”——
它认为现实生活仅仅是表面的、虚妄的,而真正深刻并且真实的东西深藏在心中的下意识和无意识里。

1924年葡萄牙文学家在《超现实主义宣言》中提出:
超现实主义“建筑在对于梦幻的无限力量的信仰上,它不受理性的人和限制,没有任何审美上和道德上的偏见。”

所以如果你看到一幅作品,很怪诞很丑陋甚至很恐怖,像恶梦一样,那就可以归划为“超现实主义”至少八九不离十了。

20180202_192459.jpg

08
了解艺术史很关键的一点是追溯源头,在宏观中寻找对比。

西方传统艺术的根本特征是:求真写实。

他们认为真实是艺术的生命,没有真实就没有艺术。
所以那个时期的画作都是画得十分逼真的,看上去就像照相机拍出来似的。

巅峰之后无论往哪个方向走都是下坡,于是人们开始思考:
难道绘画的意义就只在于用玻璃盒子罩着实物吗?
艺术的魅力仅仅在于写实复制吗?

后来随着科技的发展,照相机被发明出来了,这下致命了,那小玩意“咔擦”一下就能把画家的饭碗给端了,于是人们高呼:“绘画死了!”

好在绘画艺术不会真正死去,虽然求实写真的时代落幕了,但现代派艺术来临了。

09
西方现代派太多门路了,没有办法说得清楚,就像咱们的华夏文明,它是一颗璀璨无比的钻石,有着无数切割面,每一面都有不同的立场,也折射着不同的东西。

你从哪一面说起都有道理,但是总会有其他的面对你进行干扰。

所以,以管窥豹,笼统来说,西方现代派分两个阵营——
一个反写实、反审美但不反艺术;
另一个……什么都反。要么是艺术,要么不是艺术。

10
再从某个角度细致一点来看——
野兽派和表现主义在色彩表现方法上反了传统艺术,
而伟大的毕加索则在形体表现方法上反了传统艺术,他创造出来的这种艺术叫“立体主义”。

这可是很了不得的事情啊!所以西方有这样一个说法——
上帝第六天造人,第七天休息,第八天造毕加索。

好,此时此刻,掌声有请镇场之宝——
老毕的旧爱与新欢

20180201_114306.jpg

这幅画记录了毕加索与玛莉·德雷莎·沃特微妙的关系变化,深刻描绘了毕加索的内心情感。

当时的他仍然深爱玛莉·德雷莎·沃特,但画中元素却暗示了毕加索新恋人朵拉·玛尔日渐明显的介入。

20180201_114315.jpg

毕加索本人很帅,但他的自画像却很丑,同样,他的女朋友们都很美,但从这幅画看来,好像跟传统意义上的“美人”不沾边。

20180130_170900.jpg
(网上没找到毕加索和他红颜知己的相片,这张模糊不清的替代一下吧,原谅我手机渣像素……)

这是为什么呢?
因为——
艺术家根据自己的意志,不是按照生活的样子,把客观事物分解成不同的部分,然后把不同的侧面都展示出来,这就是立体主义的基本主张。

11
花了一些篇幅大致介绍了传统写实、超现实主义、立体主义以及相互之间的关系,我们再把目光拉回到阿尔伯托·贾柯梅蒂身上——

mmexport1517495823361_mh1517569951793.jpg

刚才说到他把那群超现实主义小伙伴给甩了,然后他干嘛去了?

他开始不追求近似于乌托邦的完美了,而是在向一种现实前进。
以前他做的雕像几乎都是大型的,比他自己还要高,但在后来他手下的人儿越来越瘦小,可能只有几厘米。

mmexport1517495957352.jpg

“我开始是做大的,到最后却变小的。
在我眼中,只有小的才相似。
我后来才明白,只有当一个人走远了,
变得微小的时候,我们才可以看到他的全身。”

这从大到小的演变,像不像我们每一个人?

从呱呱坠地,到爬行,到站立,到迈步,到奔跑,到蹒跚,到轮椅,再到消逝。
再强壮,渐行渐远了,都只剩一个渺小的背影,小到在地平线中跳跃,看起来只有几厘米。
再走远一点,就成了一个点,而后,慢慢消失不见。

这……不正是我们每一个人,具体的一生吗?

12
手下的东西从大到小,阿尔伯托·贾柯梅蒂也从“立体主义”过渡到了“存在主义”。
在经历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他看到了人们心底深处的孤独与恐惧。

“我是孤独的,因而被带入了一种必然性,
反对这种必然性,您就什么都做不了。
如果我只是我所是,我就坚不可摧。
是我所是,且毫无保留。
我的孤独认出你的孤独。”

13
“存在主义”出现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
那时,人们拥有了前所未有的权利、科技、文明。

但这也是一个非宗教阶段,随着宗教这一包容一切的框架的丧失,人们觉得自己一无所有,无家可归。

没有了归宿感,人们认为自己是这个人类社会中的“外人”,自己将自己异化。在人们迫切的需要一种理论来化解自己的异化感觉时,存在主义就应运而生了。

存在主义认为——
人必须先存在,然后才创造他自己。
不是指一般人类的存在,而是指具体的、个别的人的存在。
不是指具体的有形的某个人的具体存在,而是指孤独个人同自身的关系,他的自我感。

14
让·保罗·萨特在《存在与虚无》中提到:
人即自为的存在,具有超越的特性,他永远处在变化中,而且是在时间的流逝中实现的。
人注定是自由的,自由是人的宿命。

既然每个人的选择是自由的,但对于选择后的结果,每个人有无法逃避的责任。
人在选择的过程中,面对的最大问题就是他人的选择,因为每个人都有选择的自由,但每个人的自由就可能影响他人的自由,这就引申出了“他人是地狱”的说法。

15
于我看来,这盏《女子、男子及小鸟吊灯》,就是用高超的艺术表现手法阐述了“存在主义”的本质、意义及思考。

20180201_115219.jpg

它同时向我们展示了两个纠缠于一起的真实世界——
内在真实与外在真实。

所以,什么是内在的真实和外在的真实?
他说——
内在真实与外在真实的分别纯粹是修辞上的,
因为真实是由所有层面上的相互关系编织而成的。
因此,为了让自己明白看到的东西,
我必须画画和雕塑。

16
这位伟大的艺术家将自己所见所闻吸收进自我小宇宙,融合了他所思所想,再以一种孤瘦、单薄、高贵及颤动的诗意姿态被创造了出来,这不正是外在真实—内在真实—外在真实的一种演变吗?

他在未被二战摧毁的事物之中,捕捉脆弱却强而有力之美。
此作不仅是一盏优美吊灯,更彰显普世象征,展现希望与人文精神。

所以,他呈现的这份对于你来说是一种外在真实的艺术品,能够进入你的小宇宙,从而变为你的内在真实吗?

17
写到这里,我想,也许我做到了。

20180201_115254.jpg

抛砖引玉,欢迎指正交流。

H2
H3
H4
3 columns
2 columns
1 column
29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