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唐代孟郊《游子吟》
最近在玩养成类游戏。看着蛙不出去,会烦他天天窝在家里,怎么也不出去交朋友;看着蛙出门了夜不归宿,会担心他是不是安全然后心想养了个白眼狼;看着蛙一直看书写字,会担心傻儿子尽爱读书;他不吃饭或者吃太多,也会傻乎乎的对着手机碎碎念。
也是这样,突然体会到做母亲的感觉。
记得念高中的时候,妈妈总会来学校接我晚自习。我觉得这样她太辛苦,让她别来了。结果无论刮风下雨,她都会抱着多多(我家汪星人)来车站接我。有次我下车故意躲在广告拍后面看她们,发现妈妈会在每一辆车来的时候,伸长了脖子看那是不是我。如果不是,她会轻轻的摸摸多多的小脑袋,对她嘀咕几句话(大概是:多多啊,大姐姐不在这辆车上呢,我们再等等呀),然后开始新一轮的等待。
回到家就赶紧准备夜宵给我吃,但是那时候课业压力大到爆炸的我,常常对她说,不用了,就把自己关进房间里。
也就说这次失恋,已经两个月了。妈妈起初以为我是在减肥,晚饭看我不怎么吃饭,就愤愤地说:“就是掐着你下班的时间烧的饭,辛辛苦苦烧出来,你就吃这么几口!下次我不高兴烧饭了!”我只是默默低着头,往嘴里扒拉了几口饭。
时间久了,妈妈觉察到不对,小心翼翼地走进我房间问:“你最近怎么了,是不是心情不好?单位压力太大了?”
“没有。”我没什么语气的回答。
“那你最近怎么不好好吃饭,你看你都瘦成什么样了。”
“胃不舒服,不想吃,吃了就想吐。”
“要么这样,我带你去医院看看胃吧,不舒服总是要治疗的。”
“看什么看?!看了又要做胃镜,我就是不想看,就是不想做胃镜!”没来由的怒火,我突然就吼了起来。
妈妈愣了一下,默默地从房间退了出去。
再接下来就是抑郁症的确诊,把诊断书放在她面前,我想,其实她是不能理解抑郁这种情绪和抑郁症的区别的。但我知道,第二天她就拿着诊断书和医院开给我的药,去找相熟的医生,仔细地咨询打听。回来小心翼翼的和我转述她听医生说的话,和我讲哪些药吃,哪些药最好不要吃。
她再也没有勉强我多吃一口饭,在忙完家务后,拿着ipad到我房间,问我:“要不妈妈在这里看看电视陪陪你?”在她的陪伴下,虽然还有反复,但我确实一天天的好了起来。
感觉到愧疚。母亲,总是被我们放在了备胎的位置上。
和长老在一起的时候,常常扳着手指算下次见面,却无视了退休在家的妈妈说自己是空巢老人的抱怨。有了年假,第一时间就是想约长老去日本旅行,却忘了已经有很多年没带妈妈出去玩了。有了好吃好玩的,第一时间就想要和长老去分享,却对想要知道我在看什么玩什么的妈妈说:不和你说了,反正你又不懂。
就像今天,杭州下起了第一场雪。早上八点,感知到这一点的我,拿出手机对他说:长老长老你快起床,开始下雪了耶。至今,信息石沉大海,依然没有回复。而出门在外玩的妈妈,打了通电话给我,叮嘱我注意保暖,要面签的材料准备齐全,别到了那边发现落了什么。末了还说了句,这次要是还是没成功也别觉得压力大,大不了过段时间再申请就是了,妈妈可以陪你先去别的地方玩。
突然,抱着手机冲出办公室,找到没人的地方无声的大哭。
我一直觉得,相比较身边的朋友而言,我是个很孝顺的女儿。妈妈的生日我总是精心准备礼物,每一次大小节日我也没有落下,出门去玩也总给她汇报行程然后带回很多手信,每个月给她剪脚趾甲,只要我在家,就不让她碰家务。
但在陪伴上,我真的做的太少了。我小的时候,妈妈总是不厌其烦地和我解释我不懂的东西。她老了,我却没耐心和她讲那些新鲜事物。我总是没事的时候,一回到家吃了饭就把自己锁进房间,只在需要她的时候“妈妈,妈妈”地喊她。
也许我们的心真的太小了,小到只能装得下一个人。而妈妈,总是被我排在第二的位置上。
现在物质条件都好了,对父母做到老有所养其实并不算太难,难的是让他们体会到老有所依。今天腊八,杭州有句话:过了腊八就是年。希望看到这篇文章的朋友们,在远方的,给父母打个电话,在身边的,回家陪他们吃顿饭吧。
ps.因为边写边哭,这篇不算长的文章,写了近五个小时,好几次哽咽地写不下去。很想放上和妈妈的合照,问了问她,她说不太合适,于是就放上了朋友家猫咪相伴在一起的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