佩利亞的《天工開物》-「青花雲龍象耳大瓶」(上)😊😊

佩利亞本來只是一位平凡的女孩,直到她遇上一次神秘的機緣……

那是一個夜深人靜的冬夜,佩利亞無意間找到一本祖傳的古籍,那古舊泛黃的封面記載了這是明朝科學家宋應星所著的《天工開物》。打開目錄,這本書裡面似乎記載了中國古代的各項技術。

佩利亞是一個好學不倦的女孩,於是她花了整整一星期,終於翻閱到第18卷的終章「珠玉篇」。正當佩利亞聚精會神地看完最後一行字,眼前突然閃過一道光影。

那光影開口道:「此書蒙塵多年,想不到世上竟有人會對冷冰冰的器物充滿如此好奇。你對中國的科學發明有什麼想法?

佩利亞回應道:「自漢代獨尊儒術以後,墨家的精湛工藝淪為下乘之物,甚至工匠在社會裡也只是充當不起眼的角色。世人以為熟讀五經學問、步入官途便能為天下萬民謀福祉,卻不知中國的工匠發明了許多偉大的技術與器物。比起夫子之言,這些器物更實際地改善了民間的生活水平呢!

光影似是對佩利亞的答案感到滿意:「可惜器物蒙塵,世人不識它們的真正價值。老夫宋應星,生來能與天下器物溝通,了解各種器物的誕生故事,方能寫成《天工開物》一書,希望能讓國人重視這些上天借工匠之手鍛造的寶物。在著書過程中,我經常與器物的靈魂溝通,有時會感覺到器物身上積累了一股怨念,久而久之便會化為兇物,禍及人間。

光影似是深深呼吸,再吐出一句「女孩,你可願擔起重任,繼承天工宗守護天下器物的使命,讓天下人認識每一件寶物的真正價值?

於是,佩利亞成為了一位能夠與器物溝通的異能者,立志為「天工宗」書寫一本包含全世界珍貴器物的新一輯《天工開物》。

為了見識更多世界上的珍寶,佩利亞前往倫敦的大英博物館,在那裡開展了一段奇幻的冒險故事。

IMG_7400.JPG

在漆黑一片的中國瓷器館裡,一對「青花雲龍象耳大瓶」被關在玻璃箱裡,似乎在低聲啜泣。佩利亞運用靈目一看,只見一條青龍在瓶上活靈活現地飛舞

在中國遠古傳說中,有四象鎮守東南西北,分別是青龍﹑朱雀、白虎﹑玄武。其中青龍代表東方,在八卦中屬於震雷﹑巽風,主屬木,有天地造化的莫大威能。」有一名外國遊客正在朗讀展板的介紹資訊。在凡胎肉眼的人的視野裡,只看見一件塗上青料的瓷器。那遊客不屑地道:「青花雲龍象耳大瓶?說到底不過一件畫上小蛇的破爛花瓶而已。

此刻,整個中國瓷器館突然陷入一片伸手不見五指的漆黑。根據《天工開物》的記載,佩利亞意識到那是器物本身的結界,而且很有可能是「青花雲龍象耳大瓶」的力量。佩利亞只見那外國遊客已昏倒在地上,一條五爪青龍從瓶上一躍而出。那青龍擁有兔眼、鹿角、牛嘴、駝頭、蜃腹、虎掌、鷹爪、魚鱗、蛇身,一現身便睜開一雙燈籠般的血紅巨眼,欲張開血盆大口將那外國遊客吞噬。

佩利亞馬上喊道:「且慢!青龍怒道:「龍,鱗蟲之長,能幽能明,能細能巨,能短能長,春分而登天,秋分而潛淵。爾等凡夫俗子,可知吾為何等神聖?

引取青龍來西邊。」,被封閉於外國博物館的「青花雲龍象耳大瓶」因被蔑視而滿腔怨氣,到底佩利亞能否道出「青花雲龍象耳大瓶」的真面目,消除它的怒火呢?


且看下回分解。🙇🏼‍♀🙇🏼‍♀


Thank you for visiting, and I wish you a pleasant day!
感謝你的瀏覽,我希望你有愉快的一天!
Thanks for your support


Fiona的周一安樂窩🐈🐈 Daily Pet Photography Event

超人櫻宏志の休息日😊😊

《樂筆詩塾》 – Steemit首個中國詩歌推廣計劃 - 「詩意賞析」

寵物週報#5的主題:寵物趣事 ─ 孩童只盼望歡樂

Ten facts one lie challenge 十真一假挑戰 終極揭秘(下)

Ten facts one lie challenge 十真一假挑戰 終極揭秘(上)

郵票魔法使 - 百變小櫻桃子🗻🗻

Fiona的周一安樂窩🐈🐈 Daily Pet Photography Event

Steemit Name Challenge - 用戶名稱挑戰 - @perlia

Pet-Post by weekly~寵物週報#4的主題:寵物的自我介紹 - 「人生若只如初見」

Ten facts one lie challenge 十真一假挑戰


文章所載一切文字及影像均屬本人原創,如果能夠得到你的共鳴,歡迎在steemit平台上轉載。
The texts and photos in this post are original. If you like to share, please share through steemit and quote me @perlia as the author. Thanks for your appreciation.

H2
H3
H4
3 columns
2 columns
1 column
17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