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儿小G刚满5岁,孩子特别喜欢动画片,以及动画片里面的公主角色。只要是长得漂亮的公主,她都非常喜欢,各种造型,包括《白雪公主》、《仙履奇缘》、《美人鱼》等动画片里面的形象,都牢牢记住,还经常给我们讲故事。
买儿童图书,也重点挑选各种带有公主彩图的书本,学画画也离不开这方面的题材。
去年看了迪士尼公司的电影,《冰雪奇缘》动画片,从此再也不能安静的过日子了。
每天小G都要求爸爸下班后,回家拿出手机,播放动画片主题曲《Let it go》给她听,模仿原唱者伊迪娜•门泽尔(Idina Menzel)的歌声。
虽然她完全听不明白歌词,甚至发音也无法正确掌握,但就是一遍又一遍的听着,认真模仿动画片里面艾莎公主的每一个动作,可以达到忘我的境界。
有一次去朋友家吃饭,他家的娃小名叫元宝,比小G还小一岁。那天下午去到朋友住处,两个小朋友就像往常一样,一起玩过家家的游戏。
过了一会儿,元宝想起来,好像还有什么事要做,就独自跑开了。她很快又跑回来,这时已经换好了一身小礼服,就是时下在小朋友圈子里面非常流行的,《冰雪奇缘》主人公艾莎穿的蓝色连衣裙,女孩子都喜欢这个。
看到这么漂亮的小衣服,赶紧想叫小G过来欣赏一下,一起赞美元宝的漂亮。我叫了小G几声,她回头看了一下,始终都没过来,自顾自的在角落里面玩着元宝的玩具,这一刻我感觉到了什么,也就没再催促了。
吃完饭玩了一会,大家也差不多该休息了,于是我们告辞回家。下楼刚一上车,小G就小声的跟她妈妈说,我也想要爱莎裙子,这一路小G挺安静,估计一直在想这件事。
回去后,我跟老婆商量了一下,觉得这是个机会。买一件裙子很简单,对于孩子来说,满足她的公主情怀,会是一种莫大的安慰。
这种感觉我小时候也有过,直到现在也能体会到这份满足感。
我们希望小G可以有所进步,不应单纯的向大人索取物质,而是要靠自己付出努力去争取。爸爸、妈妈和小G开了家庭会议,经过商量,确定了买裙子的前提条件。
在放暑假的这段时间里面,小G需要集齐10枚五角星,届时将以奖励的方式,给她买一件艾莎的小礼服。每天最多可以获得一枚五角星,评判标准是,每晚睡觉前,小G负责收拾好自己的玩具、认真刷牙,完成自己能做的事情。
这个激励机制确实凑效,很快10天过去了,小G通过自己认真的付出,集齐了全部五角星,当然也如愿以偿收到了小礼服。
用自己劳动换来的礼物,显得格外的有意义,因此每天小G都要穿上礼服臭美一番。我们不得不每天晚上洗干净衣服,第二天再给她穿上。
但是小G仍然不满足,她希望穿上这件衣服,让大人带她出去玩。说实在的,这是一件礼服,根本不适合穿着它在街上行走,其他人见到一定会笑话的。
小朋友当然还不懂得区分,不同的场合,需要穿着适合的衣服。大人并不会责怪小G的想法,只是费了很多口舌。我告诉她,这件礼服可以在家穿,或者是幼儿园举办活动的时候也可以穿,这样才勉强说服了小G。
5岁的孩子,内心的虚荣已经可以被清楚的观察到。在她们小小的内心世界,也需要被人赞美、认同和羡慕。
虚荣作为心理学名词,往往被定性为有害的,需要正确对待,并加以改正的缺点。但是现实环境这么复杂,每个人的判断标准也不一致,是否真虚荣也只是旁观者自己的看法吧。
虚荣的人,自己的字典里可能没有这个词,最起码不会用在自己身上。
情怀与虚荣,表面上两种不相干的情愫,有时候竟也可以在心底汇聚成一条界线不明的意识洪流。
我想进一步解析小G,当时为什么不愿意主动过来赞美元宝。如果我是小G,会不会是这样想:为什么元宝有这么漂亮的衣服,我现在看起来不如她好看,这个太糟糕了。但是,只要我不过去,就没有承认这个事实。对的,我不应该过去。
这算是人类妒忌心的萌芽状态吗? 有意思的人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