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记得自己从小就喜欢机械类的玩具或者与之相关的东西。玩具车、玩具手枪什么的不用说了,简直是爱不释手。
因为在很多年前,封闭的中国大陆发展很慢,经济非常落后,很少有小朋友可以拥有很多玩具。
所以,我曾经拥有过的一部比手掌还小的储能吉普玩具车,还有一把会发出声光的小手枪,我一定可以记住一辈子。
手枪是我哥卖掉积攒了几年的邮票,买给我的。现在回想起来,那个时候集邮是非常有意思的事情,跟现在买纪念版邮票完全不同。需要收集信封,必须是带清晰邮戳的邮票和信封,当然面额和稀有度是关键因素。用水泡,直到将邮票与信封分离开,晒干就行了。
我是在完全不知情的情况下,收到了哥哥的礼物,当时就是兴奋,也完全没有任何感激之情。现在回想起来就剩感动了。
儿时,多数情况下没有正真的玩具,偶尔家里面的闹钟坏了,也可以愉快的享受整个拆卸过程。
以前的闹钟,都是上发条的机械钟,零件超多,拆下来的齿轮,可以熟练的用右手大拇指和中指驱动齿轮在桌面旋转,有点像电影”盗梦空间”里面的陀螺。
遗憾的是,我从来没有顺利将拆开的零件,按原样装回去过,难度太大,不得不放弃。可能同一年代的朋友们会有类似 😰 囧的经历。
然后,在每个人都有的青葱岁月里,为了快乐的玩耍,我跟小伙伴们自制了许多男孩子喜欢的玩具。
用自行车轮毂的横幅钢丝做成弓箭,亲眼见识小伙伴用弓箭射中十几米开外的老鼠,到现在我仍然不服气的认为,那一箭就是运气😲 。
用木板加橡皮筋,自制了射程达百米的发射器,子弹是用链条锁的链条制成,用老虎钳剪断,一个小铁圈可做两颗子弹(脑补一下,这玩意的威力有多大)。
熊孩子的可恶,用自己小时候的行为能够清晰的印证这一点。用这件大杀器,从极其隐秘的角度,每天不定时射击家对面楼房的窗户玻璃,就是为了听到清脆的玻璃响声,还好从来没有使出100%发射力,要不然就...。
有一次,差点被对面的一位愤怒大叔逮到现形,但是因为发射器的样子非常古怪,与弹弓的样子大相径庭,大叔愣是没认出来。万幸,避免了一餐胖揍,小伙伴们从此收手。
长大后,自然不会再去做那些神憎鬼厌的恶作剧,兴趣与爱好也慢慢在转变。
不得不说,男孩子的动手能力就是在这种一点一滴创作与破坏的过程中积累起来。
孩童时期的往事,其中的快乐与顽皮,自然可以伴随人一生的回忆。同时这段经历,也是构成完整人格框架的重要基础,为青年以后,在成长的道路上摸索,寻找内心归属留下了清晰的标记。
中国的老话,三岁看到老,还是相当有道理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