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接了个陌生电话

phone.png
在某天下午的时候,我接到一个陌生电话。

对方说:“我是李总安排过来实习的实习生......”

我脑袋一懵“哪个李总”没反应过来。但是我下意识捕捉到“实习生”几个字。突然想起来,有天老板跟我说过,有两个实习生会到公司来,让我负责联系并安排实习任务,并且实习生小王主动通过QQ联系过我。

“哦,你是那个实习生,王XX”我反应过来了。

对方否认了,电话沟通了半天,原来是两个实习生中的另外一个。 我接了个电话,结果闹了乌龙。事后思考了下这件事,觉得这就是沟通不有效造成的。

那位实习生在开始的时候没有传达最有效的信息,“李总”那么多,到底说的是哪一个?“实习生”也不确定是哪个。这就是信息的不对称。信息的不对称是造成沟通不有效的一个常见原因。对那位实习生来说,他的信息“李总”是明确的,“实习生”也是唯一的。

这种电话沟通中的信息不对称,常常造成张冠李戴的现象。导致沟通时张冠李戴的结果并非只是巧合或者小概率,其实这种事情发生的概率是很大。

这也让我想到大家都接到过的一个诈骗电话。也想起同事小成被骗到的事。

那天小成同学因为一个项目跟项目负责人电话沟通后。没过一会儿就又接到一个陌生电话。

“你明天到我办公室来一趟”,对方说。这让小成很错愕,因为电话是个陌生号码。

“你是谁?”小成问。

“我的声音,你都没听出来”小成更加不解,想到刚刚因为项目情况跟负责人沟通过,难道是项目负责人,需要当面沟通>项目的事。听声音好像也有点像。

“你是李总?但是这电话是陌生号码?”

“我刚到外面了,手机忘带,用别人的电话打的”......小成同学半信半疑。

......

最后,小成还是慢慢发现对方是个骗子。

骗子其实就是利用了信息的不对称,反过来说骗子就是有目的让沟通不有效,说不定瞎猫就撞上死耗子,骗到一个。

那么对于非熟人,打电话如何有效沟通呢?

1、以最简洁的话让对方知道你是谁,这是一切沟通的前提。沟通前多想想是否存在信息不对称。

比如,上面实习生的例子,就应该把“李总”的全名说出来,李XX。为表尊敬可以“李XX,李总”来说。对于我来说存在好几个认识的“李总”。

2、如果有过一面之缘,可以通过贴标签的方式来告诉对方你是谁

比如,“我就是那天跟您吃饭,喝多了的小黄”,“我就是那个胖胖的小王”之类的,简洁明了准确。


近期文章:
如何在比特股内盘交易steem
做最好的自己才配得上你 |《成功与运气》读书笔记
推广steemit的一些认识

H2
H3
H4
3 columns
2 columns
1 column
14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