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ulture Vulture for CNers Issue 05 |《文化讀癮.一週譯報》第5期:我的彩虹國度

Culture Vulture (#culturevulture) is a Steemit writing challenge initiated by @eroche. You may read here for more details and the latest update.

Culture Vulture for CNers is a cross-culture translation project in collaboration with @eroche and carried out by @deanliu and @ygern. We'll pick at least one article every week and translate it into Chinese, aiming to bring cultural diversity to the #CN community. All translated articles from this series will be published with permissions from the original authors.


《文化讀癮.一週譯報》是一個翻譯行動,我們每週將至少精選一篇來自 #culturevulture 的文章,經原作者同意後翻譯成中文,以 #cn-culturevulture 標籤刊出,希望把這些有趣、多元的內容透過我們認真的篩選與精細的翻譯,帶到cn社區人面前呈現,拓展視野、豐富生活。

各位CN區的朋友,今天的主題是彩虹!

《文化讀癮.一週譯報》第5期的選文與以往有一些不同。來自南非的 @sweetpea寫了一篇非常值得與大家分享的文章。

愛超越族群、超越文化,所以這篇文不需要多做說明,請大家直接讀文。 😊


Original title: Transracial Adoption In South Africa - There's A Rainbow In Our Nation
authored by @sweetpea, translated by @ygern

我的國家有超高犯罪率、嚴重的貧窮問題,而且我們騎著斑馬去上班時,沿路總會遇見獅子四處遊蕩(註)——這是世人對我們的認識。然而,這個彩虹國度遠遠不僅如此。這片土地上住著不同的族群,擁有各種文化與宗教信仰,視乎我們是否懂得去擁抱,與欣賞。幾年前,我們夫妻倆決定透過領養的方式,為我們的家庭增加新成員;當時,我開始對我們的多元有所體悟。

註:cn讀者別認真,這是作者的自嘲XD

進入領養孩子的申請程序時,我們才得知許多過去所不知道的事。我們必須呈上一大堆的文件資料(準備這些文件確實是個惱人的過程,因為我們的政府部門幾乎幫不上忙);當局告訴我們,領養家庭的等待時間可能是一個月,也可能長達五年,才能遇到配對適合的小孩(取決於我們所要求的種族);最後,我們被告知,在南非領養白人小孩的機會微乎其微。

南非的跨種族領養還有一個特徵:少數族裔領養來自多數族裔家庭的小孩,全世界可能只有南非處於這種狀況。約翰尼斯堡兒童福利部門的主管Pam Wilson說:「在這方面,南非就是如此獨特。」


圖片來源

對我們夫妻倆而言,以上所說的都不是問題。五年來我們一再嘗試懷孕,就只是想要一個孩子,開始我們的家庭生活。對於孩子的種族、性別、文化背景,我們沒有任何要求;我們只是想要馬上讓孩子來到我們的懷裡——我們早已準備好了!然而,家人和朋友們的想法卻不盡然與我們一致。領養一個黑人、印度裔或其他有色人種的孩子,不可能得到家族裡老一輩人的認同;對他們而言,這是有失顏面的。其中有許多人向我們表達意見,另一些人則站得遠遠的,不跟我們說話;實際上,他們完全無視於我們的對話!

大多數人為我們的決定表示祝賀,甚至跟我們一樣興奮;可是,有一些我原本以為思想開明的人,卻說出了負面的話,這多少讓我感到不適。他們到底有什麼問題呢?孩子就是個孩子,對吧?對!

也就在那時候開始,我和我老公到一家棄嬰收容中心當義工;那裡收容的都是黑人小孩,大多數來自祖魯族。我們跟這些孩子在一起,而我想告訴你的是——除了膚色,他們跟其他孩子沒有任何分別。我們愛上了這些孩子;看著他們,這些日子以來聽到的閒言閒語,以及親人朋友們的冷淡疏遠,即刻被我們拋到腦後。對於那些目光只停留在膚色的人,我生起了憐憫心。

順便一提,南非的兒童領養目前面臨嚴峻危機,每天都有被遺棄的嬰兒,而社會發展部門的運作卻陷入泥沼。也就是說,等待被領養的嬰兒數量,比想要領養小孩的人還要多。原因之一,在於他們仍然害怕領養一個跟他們不同種族的孩子,甚至不曾設想這樣的可能性。我確實相信,在南非,乃至在全世界,都極度需要更多家庭加入領養小孩的行列,否則小孩就只能繼續被遺忘在社會福利制度裡——這種時候,種族必須放一邊。

2014年的數據:南非共有520個孩子等待被領養,其中只有21個不是黑人。同時,351個領養申請者當中,有14個黑人家庭、215個白人家庭、72個印度裔家庭,以及50個其他有色人種家庭;所有這些申請者當中,只有70個願意領養黑人小孩,61個願意領養「混血」小孩,119個願意領養其他有色人種的小孩——其餘的,寧可等待少數的白人小孩或印度裔小孩。(混血指的是小孩的父母來自不同族裔;有色人種小孩則指父母都是有色人種。)——來源

閱讀了以上的統計數據,你就會發現,名單上只有14個黑人家庭申請領養小孩。白人的問題在於他們不易接受種族差異,但黑人的領養家庭這麼少,顯然也有他們自身的問題。許多黑人社群並不認同領養孩子,對他們來說,這是違反自然的。實際上,當黑人小孩被白人家庭領養時,有些黑人甚至覺得不悅。在我們的國家,這無疑是個嚴重的問題;我認為我們的政府必須負起教育社會的責任,該民眾知道領養孩子是一件美好的事——這麼做,至少能夠讓更多孩子離開「制度」、進入家庭,在愛裡成長。

「小孩的原生文化怎麼辦?」無論是哪一個種族的人,都會提出這樣的問題。許多人關心的是,即使撇除膚色不談,要孩子融入另一個與他們生物學上的父母與祖先不同的文化,將會有問題。有些人認為應該在領養家庭之中帶入孩子自身的文化,另一些人則認為文化並非基因遺傳,而是經由家庭系統的後天形塑。無論如何,只要讓孩子擁有一個安全、有愛的家庭,這些困難都必然能夠克服。如果你和領養的小孩之間建立了良好的親子關係,你就能夠為孩子做出引導,讓他走向適合的方向。


圖片來源

即使挑戰重重,甚至面對各種愚昧的意見,但我們的彩虹卻還是一道又一道地延伸下去。每一年,跨種族領養孩子的家庭都在增加,即使增幅微小;這些家庭之間建立了美麗多彩的社群。他們才是領養行動的真正擁護者;他們以自身的實踐證明了,領養一個他族的孩子,完全不是問題!

2015年,我們夫妻接到一通電話,告知我們有一個小男嬰跟我們配對成功了;即使我們不指定族裔,也將這樣的想法傳達給社工,但最後來到的卻還是一位白人小孩。我們感到有些意外。初為父母確實讓我們欣喜若狂,但其實也有點失落——這麼久以來,在我們想像的家庭生活裡,抱在懷裡的是一個棕色膚色的孩子。明年,我們將再次提出領養申請(耶!),而這一次,我們將特別注明想要一個其他族裔的孩子——

我們想要一個彩虹家庭,一個表現愛之真義的彩虹家庭。





  • All translated articles from this series will be published with permissions from the original authors.
  • Author's liquid reward (SBD) from this series will be used for supporting the Culture Vulture Challenge project (60%) and the selected participating original author (40%). The remaining author's reward (SP) will be shared among two project collaborators.
  • Article selection for this translation series is independent of, and hence has no impact on the Culture Vulture Challenge winner selection.
  • Articles pertinent to the Chinese culture would only be considered under special circumstances, as our primary purpose is to enable people from the cn community to see beyond their usual surroundings and connect with the versatile cultures around the globe.
  • 文章發布皆已取得原作者同意。
  • 這系列文章的作者收益,SBD部分60%將資助Culture Vulture Callenge項目,40%則回饋給原作者;SP部分則由兩位合作者共享。翻譯工作主要是由 @ygern負責。
H2
H3
H4
3 columns
2 columns
1 column
41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