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週花了幾天時間把《Steem白皮書》翻譯成中文,這樣細讀之下確實有些感想,尤其是一些跟我的工作經驗,以及這些年來身處的行業有關的想法。
當時譯著某一段文字時,竟想起了很多、很多年前在報社編輯室裡的一小段對話。那時候我還擁有一個新鮮的肝,每天午餐之後上班,常常得要忙到午夜一、兩點,每個人桌面上都有一疊厚厚的資料,每一天總有趕不完的稿。
某一天深夜,同事A說:「每天忙成這樣,為什麼薪水這麼低啊?」同事B繼續在電腦前寫稿,頭也不回,冷冷地回答:「一份報紙不過才賣一塊錢,你還想怎樣?」然後我們笑著笑著就哭了。
這對話當時是在開玩笑,我們也當然知道報社營運的收入靠的不是讀者付費,而是廣告商付費。
但我聯想到的是關於價值變現這回事。
我一直以來所在的產業,從來沒有人懷疑過它們的價值,乃至一個不小心還會被套上「文化」的光環 以便於行使勞力剝削;但是,這所謂的「價值」卻總是面臨變現方法的局限。所以大家的日子都是窮窮地過。
文字有價值、文學作品有價值。但你願意為此付出多少錢?即使你不支付,日子還是過得好好的,對吧?
所以新聞產業基本上並沒有讓讀者「消費」內容。你別以為你真的在掏錢消費內容,如果媒體公司依賴的是讀者的消費,早就死光光了。
評價系統才是重點,而所展現的具體結果,就是舊時代的印刷量,或新時代的點擊率。媒體經營者再以這個「評價結果」作為號召力,吸引企業廣告帶來收入。這是我們一直以來所熟悉的價值變現模式。至於其他的文化產業,可能就只好淒慘等著消費者掏錢,或者,期待著少數握有資本者的贊助。
廣義而言所有價值都是主觀的,但我們這裡所說的值價,可能更主觀,因為那是無法藉由物質測量而界定的價值。
對於這類價值的界定,這個社會一直以來仰賴的其實就是群眾智慧;就某種程度而言,報紙的印刷量、網頁的點擊率,都是群眾智慧所展現的結果。問題只是在於有沒有一個適當且有效率的演算法來正確解讀群眾。
還有另一個問題:即使群眾智慧界定了價值,這價值是否能夠有效變現成金錢收入?
所以我覺得Steem區塊鏈真正振奮人心的,在於提供了一種價值變現的途徑。
在Steemit,我們也沒有掏錢直接消費內容,而是藉由投票來決定代幣的分配。這就是一種演算法,把群眾智慧演算成一個可測量的代幣數量。同時創造一個代幣的交易市場——也就是說,代幣承載的是價值,透過市場交易的機制,再把這價值「變現」成現金資產。
無論是投票分配獎勵的演算法,或代幣的市場交易,這兩者都是區塊鏈能夠為這個時代做的事。
Steemit正實實在在地做著這個實驗,而你我正在這個實驗裡相遇。
「變現」這個概念,在《白皮書》裡用的* monetization*一詞,更直接的說法是「貨幣化」——對照我們在這裡的經驗,這麼說就很具象了吧。
但更有趣的是,這一切只是開頭。我們這裡提及的價值,是內容的價值、社交的價值,但這世界上有價值但無法被定義或衡量的事物何其多,有待我們開拓想像力去發現。
這一年接觸加密貨幣與區塊鏈技術以來,我覺得最有意思的是,它會促使我不斷去思考價值這個概念,而每次總會有一些過去沒發現到的小小體悟。
Steem官網發布了新版的白皮書之後,接著 @Steemitblog 又發布了《Steem藍皮書》。這兩分文件都值得一讀,或許會給你帶來一些想法,無論是關於這個平台,或關於整個crypto世界。
白皮書很長(三十多頁),但藍皮書只有精簡的七、八頁。而且 @klausv587 即將完成中文版的翻譯,請大家到時候再下載來讀一讀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