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到了TVB工作,回想當年小弟的第一份工作就是TVB,現在想起,真的是歲月不饒人呀!
Camera: iPhone 6
無線電視TVB是香港第二間電視台,也是香港第一間無線電視台,故被稱「無線電視」。由於當年香港唯一的電視台亞洲電視仍然是付費電視,故免費TVB成立之初就吸引絕大部份觀眾收看,收視長期拋離了亞洲電視,造就了所謂的「慣性收視」,即大家都已經習慣了收看TVB,就算亞洲電視推出什麼節目也沒有人收看。
TVB曾是華人最領先的電視台,在華人地區擁有極大影響力,亦是香港及粵語文化得以傳播至全球華人的功臣,今天的TVB電視城第一廠,曾經是亞洲第一大錄影廠,可見TVB的實力雄厚。
當年的TVB是華人影視巨星的木人巷,眾多聞名華人,以至荷李活的華人巨星,都是在TVB出身,如周潤發、劉德華、梁朝偉、劉青雲、劉嘉玲等等,都是從TVB一步步走出來的。無綫曾制作出無數經典電視劇,如《上海灘》、《射雕英雄傳》、《大時代》、《創世紀》,當中的主題曲,什至連不懂粵語的華人也懂唱!八十至九十年代的的華人電視界,可說是TVB的天下。
相信是華人界無人不識的經典 - 《上海灘》。來源:劇照
1983版《射雕英雄傳》,至今仍是很多影迷心中最出色的《射雕》版本。來源:劇照
但為何到了今日,TVB以至香港的電視業,在華人圈的影響力已經變得微乎其微?
這問題是一個大題目,什至不少文化界學者都曾為此著文,故我就不班門弄斧了,只講幾個跟TVB有關係的吧 。
1. 沒有競爭
由1970至2010年共40年的時間,TVB佔據了香港90%的收視率,這讓TVB成為了一個「天朝大國」,長久下來不思進步,就像當年,中國清朝的GDP世界第一,自給自足,同樣以「天朝大國」自居,誰知歐美各國已經步步進逼,到認清現實時,已發現國土不斷被外國侵蝕,陷入喪權辱國的黑暗百年。現在內地電視製作認真,質素之高已遠遠超越TVB。
當內地已建成尤如一個城市般的橫店,TVB仍是用著這小小的古裝街+民初街,故你會看見TVB劇集的場景千篇一律
其實道光皇帝最愛喝的是道地烏龍茶,我相信是廣告植入吧哈哈。來源:2011《萬凰之王》劇照
2. 流水作業
香港電視業多年來一直採用自家制劇集模式,高峰期的TVB更是星期一至五,每晚三線劇集,可想而知當中的人力需求是多麼的大,在這樣的壓力下要維持產量,TVB的製作慢慢變得流水作業,各部門之間的生產線變得沒有溝通,更要縮減製作程序。以前TVB有兩個職位,一個是story maker,負責劇集的故事大橋段,很多著名製作人如甘國亮、沈西城等都曾擔任這個崗位。第二個是資料搜集,專門去訪問各式各樣的人物角色,讓故事變得更真實及有血有肉。但這兩個職位都在80年代尾消失了,所以大家可以見到90年代開始,TVB的劇集變得越來越差,永遠只有一個公式,更不合情理。
現在電視界的主流早已採取電視台與製作分家,由電視台主導,聘用專業的製作團隊製作電視劇及綜藝節目,製作團隊可專心製作當下劇集,所以你會看到不論中國還是韓國,電視劇的質素越來越高。
用了數十年的經典對白。來源:劇照。
連周星駞也忍不住在《大內密探零零發》諷刺TVB。來源:劇照。
3. 不思進取
由於TVB早已取得華人電視界的領導地位,大家都堅信一直走的製作模式是正確的,開始變得不思進取,加上高層老化,行事不夠大膽,與其破格嘗新,倒不如用回舊橋段,故現在TVB劇集仍是只有幾個模式:大家族鬥殺、女人爭寵等,有時觀眾看過第一集已經能猜出結局。
Laughing哥的這截圖至今仍讓人津津樂道。來源:劇照。
4. 過時
TVB的整個架構已經過時老化,當全世界已經走向網上化的時候,TVB仍然固步自封。今日電視已不再是一家人晚飯的必備娛樂,故各大電視台早已將重心到互聯網,與各大視頻網合作,我們隨時在網上選看自己喜愛的劇集。TVB的網上平台卻相反,新劇集竟採用收費模式,老實說,劇集已經不好看,還要別人付費看,這樣好嗎?
5. 薪金
TVB的人工一直保持極低水平,不論製作團隊及演員。還記得當年盛極一時的佘思曼、羅嘉良、林保怡、林家棟,到後期一點的陳豪、林峯、吳卓羲、陳法拉等等,全都是因為工資問題離開TVB,加上內地市場發達,片酬比TVB高出不止幾倍,為何還要留在TVB? 同樣,製作團隊的人工一樣低下,我還記得我10年前初入行做製作助理時,人工是$9500,每天工作超過13小時,一個月的假期可能一天也沒有,在這樣的情況下,根本不能留下人才,故製作助理們可能每幾個月就換一批,在這個情況下,製作質素根本不能上升,更出現古代皇帝講英文的低級錯誤!
陳豪的對白實為:”同朕check下佢”。最有趣是字幕組竟然不理會這低級錯誤,更幫它配上中文字幕。來源:2003《帝女花》劇照。
原來康熙年間日本人已穿西洋軍服。順帶一提,王祖藍也是劇中主角之一。來源:2014《為食奴》劇照。
6. 權力鬥爭
TVB內部跟TVB電視劇的情節一樣,充滿鬥爭,黨派連連,往往一人上任,另一黨派就永不超生。當年TVB台前幕後、小生花旦分為曾勵珍派及樂易玲派,兩派鬥爭不絕,誰知2011年余詠珊入主無綫,結果曾派及樂派大敗,黨下藝人紛紛離巢。在這樣的環境下,台前幕後又如何能專注於工作?
當年的曾派及樂派藝人,全部約在2011年前後離開TVB,原因不言而喻。來源:香港網絡大典。
當年,華人的出色演員,都紛紛走到香港發展,今日,香港的出色演員,卻換過來到內地發展,甚至從一開始就到內地出道,比如G.E.M和Angelababy,現在都不回香港了,比如王嘉爾,土生土出的香港人,更從沒有在香港發展演藝事業。
今天,香港出色的台前幕後,都到了內地發展,我們會見到不少內地大片,不論演員、導演,都有很多香港人的名字。有人會說,內地有13億人口市場,自然吸引資金,吸引人才,但我想說,香港電視業也要反思,當年TVB的劇集,還不是同樣輸出到全中國,甚至全華人社區?大家都願意聽粵語,甚至學粵語,就是因為香港的電影、電視劇和流行曲。
我近年極度欣賞的電視劇,細看一下原來導演也是出身於TVB! 來源:《射雕英雄傳2017》劇照。
其實,我很替中國今日電視劇質素感到高興,因為我得以欣賞到更多好的電視劇,但這不代表香港電視劇就要沒落,兩者其實可以並存,正如我們可以同樣喜歡台灣偶像劇、韓劇、日劇、美劇,百花齊放是觀眾的福音,只要是有品質的電視劇,就有人欣賞。
我不敢相信這年頭還有這麼過時的海報設計。來源:2013年《神探高倫布》劇照
我實實在在的說,香港電視業是「成也TVB,敗也TVB」,TVB的固步自封,扭斷了整個粵語演藝產業:電視劇演員電影的模式。今天在香港,如果有一個年輕人說他看TVB,隨時會被人嘲笑!這個就是香港獨大的TVB。香港電視劇文化,或粵語電視劇文化,曾佔據整個華人文化圈,卻因一個電視台,導致衰敗。其實,香港電視界仍是一個很吸引的市場,正如樂視及Netflix亦進佔香港,可見香港電視業不是沒有市場!只要香港電視業能痛定思痛,重新振作,必能回到以前的光輝歲月。如果香港電視業能重新製作出出色的電視劇,我想,每一位觀眾很期望見到更多出色的電視劇作品吧!
我相信觀眾早已受夠BBQ的結局模式。來源:《烈火雄心3》劇照
其實香港電視劇,以至電影及音樂的沒落,還有很多原因,但這已涉及學術性的研究,故請恕小弟不才,只略講一二。我十分希望各位朋友,留下你對港劇的看法,尤其是內地的朋友,為何內地人不再看港劇?我很想看到你們的看法!
Hong Kong Snapshot (4) – Apliu Street, Men’s Heaven 香港隨拍(4) – 鴨寮街,男人的天堂](@aaronli/hong-kong-snapshot-4-apliu-street-men-s-heaven-4-2017627t224538623z)
Hong Kong Snapshot (2) – Goldfinch Restaurant And “In the Mood of Love” 香港隨拍(2) – 金雀餐廳與花樣年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