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帮家里人买保险,想谈谈对买保险的一点心得。
想当年还是个穷学生孤单一人的时候,总觉得保险这档子事很扯蛋。可能和那些年内地保险业不规范有关吧。
图片来自网络
后来到了香港读书,有一次就和老师与另外一位内地学者交流,这位学者介绍自己做的一个横向项目(替大型企业做实际工程的计算),项目经费xx万,然后去掉各种杂费,学生津贴,电脑之类支出,其余全部归于该学者。当时我的香港老师表示很难理解,只是淡淡说了句,如果他在香港做这个项目,会把这笔钱用来买保险。我猜这和香港人比较根深蒂固的那种自我保护意识和香港本身完善的法律和合约体系有关吧。万一项目搞砸了遇到索赔,至少不至于倾家荡产身败名裂。所以从那时起我对保险就有了一点点意识。
工作以后,单位给的医疗保险就成了理所当然的事,后来发现也不是每人都有医疗保险。工地上工作的日薪工人就没有医疗这种福利。后来又转换了一次公司,才发现不同公司的医疗保险可以差别很大。原先公司算是一般的,第二间外国公司,医疗真是没得说,公司不仅给员工一张医疗卡,还给老婆孩子一人一张,去私家诊所看个伤风感冒之类的基本不用给钱。虽算然香港的公立医院也相对比较完善,但排队等候时间非常恐怖,有时候要十几个小时才有医生诊断你。并且公立医院的急诊挂号最近还涨了价,要180港币(原来100港币)。
香港公立医院面向香港市民的收费 - 资料来自香港医院管理局
牙科员工免费,一年可以洗两次牙。不过这个亲属就要另外买了,大概就是洗一次牙的费用,也比较值。
随着年龄的增长,渐渐的自己产生了些许危机感:总是在想,万一自己有什么事情,孩子和家人怎么办?于是有一天,拨通了保险公司的电话。那时候的想法就是想买一个大病的保障。在保险经纪的介绍下买了一款危疾保险。主要是年年供款(香港的经纪喜欢用供房子来形容保险供款),供十几年,万一得了保险目录上面列明的50多项重大疾病其中的一项,就可以索赔100万。如果平安无事,到了一定年限也可以取出来,不过收益就没有专门投资的好,感觉可以回本吧。好歹也算是有了个保障。不过现在看来,这个保险有点鸡肋的感觉。真的有事,100万根本做不了什么。
又换了一次工作,公司的医疗很普通,不提供家属医疗。年头香港流感,有一次,孩子也中了招。于是带着孩子夜里12点去公立医院看病,虽然都已经被分为紧急类别,但是光在排队照X光的时候就等了四五个小时。当时就心里想,假如每次都这样等,用自己的时间成本来算,应该都贵过看私家医院了。于是有了给孩子们买个医疗保险的念头。
现在香港市场上的医疗住院保险大概分两类:一种是传统型的,即医院每一项收费都有个保额,逐项赔偿,有一个上限;另一种是全包型的,自己付一个垫底费,当然有垫底费为0的,但很贵,其他的保险公司全包。当然这两种都是住院医疗。而门诊医疗保险通常很少人买。最后给孩子们买了一款亚洲通用的全包型的保险。毕竟孩子们还小,将来磕磕碰碰在所难免,有个保障做父母的都会安心一些。当然,每年按时要交不菲的保费。
最近,保险经纪又极力推荐一款储蓄保险,号称供完这个储蓄保险,保险的每年收益可以用作孩子的医疗保险保费,甚至还有更多的收益。就是说供完储蓄保险(6年)就可以有一个一辈子的医疗保险了。听起来很诱人,其实这也是保险公司根据每年的医疗涨价和保险收益计算出来的,在一些极坏的情况下若干年之后可能还要再次供款。再者万一这家保险公司倒闭了又怎么办呢?这些问题让我很纠结。
不过最后还是决定买这份储蓄保险,可以强迫自己存多一份财富给孩子们,也为他们的未来有一个坚实的保障。
我感觉现在的保险构架,都是以储蓄为主,然后用储蓄的收益来供其他保险如医疗,意外,危疾,等等,形成一个完善的保护网。
最近还打算给自己也买一份这种医疗保险,毕竟年纪大了,负担也多了,最好的保障自己就是保障了全家人。
近期文章(My Previous Posts):
My First Travel in Japan: Osaka-Nara-Kyoto (Nara)~~~第一次日本之旅:大阪-奈良-京都(奈良篇)
My First Travel in Japan: Osaka-Nara-Kyoto (Osaka)~~~第一次日本之旅:大阪-奈良-京都(大阪篇)
论支付宝的日本影响力
八达通与支付宝&微信支付
浅谈我与虚拟货币-从Maggie Q主演的《Nikita》开始
——————————————————————————————